经济思想史的运行机制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意义
2021年12月14日下午一点半,经济系开展的“转型与发展”系列学术讲座第117期在学院514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bet365在线体育投注-bet365网站
副教授孙大权主讲,由经济系王弟海教授主持。本次讲座也是经济系正在组织开展的“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话研究”系列研讨交流的第十二场讲座。孙老师所讨论的主题是:经济思想史的运行机制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意义。复旦大学经济系汪立鑫教授、韦潇教授、马涛教授等20多位师生参加并进行了讨论交流。
孙老师从三个部分介绍了本次讲座的内容。第一是经济思想史的运行机制。孙老师指出,经济思想史遵循“思想与实践互动”、“传承与变革相伴”的运行机制。纵向上看,社会经济变革推动新思想的产生,新旧各派知识、学术、思想相互交融、碰撞,形成了新主流思想,最后达到新的社会经济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思想家的作用至关重要。纵观历史,从古代经济思想史、近代经济思想史到现代经济思想史的长河中,周期性社会经济变革经常出现。而横向上看,经济变革产生经济知识、学术研究形成理论、传播开来成为思想,能够进一步影响社会。此外,思想传承和变革也各有原因。传承方面,主要是人的传承和思想文化的传承。族群、文字文化、意识形态、习俗均具有明显的传承性。而思想传承背后的主要物质因素是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社会习俗的长期结构不变,其次是社会经济的中期的缓慢变迁。而思想为何变革,是因为传统思想在历史演变中,必然遇到两种冲击,即社会变革的冲击和新思想的冲击,只有适应这两种冲击的传统思想才能生存下来。
接下来,孙老师介绍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即按照经济思想史本身的运行机制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应该遵循:第一,将经济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用经济学的问题意识和历史学的求真方法;第二,利用前后左右法,即对思想的“前后”探源溯流,对思想的“左右”论敌与论友比较分析,并将思想与时代背景相联系。孙老师进一步总结了西方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苏联是以阶级性、战斗性,科学性为主;而西方是沿着相对主义——历史再现、绝对主义——理性再现的路线来推动经济学知识谱系的形成。中国古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各派也各有不同,例如胡寄窗关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光辉成就,即贡献是什么?而赵靖的“富国之学”更关注中国经济思想的用处在哪里。
再次,孙老师提出了他今天最重要的主题,即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目的与意义:通古今之变,明长期增长。孙老师认为,我们应该探本溯源,探寻经济思想与制度的源头与重大转折。从思想与实践的互动中,探寻思想、制度、增长的关系。解释中国古代经济的领先、落后,近代经济的落后与反转,以及当代经济的崛起,更好地为理论经济学服务。在国家层面上,这也是经济学中国化与创立“中国经济学”的需要,也是更好地解释中国特色的长期经济发展之路形成“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话语体系”的需要。同时,孙老师还介绍了自己正在写作的一本思想史著作,结合大量史料,对中国近当代思想史进行了系统梳理。
最后,与会老师对讲座内容纷纷展开了深入探讨。王弟海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经济思想来源是什么?是否当时受到了国外重商主义影响?孙老师回应到,这背后的实际原因是因为财政收入的变化,从依靠土地到依靠工商税,以及实践中的贸易逆差和白银外流。本质上讲,仍然是为政治服务的。
本次讲座对经济思想史的做了比较有意义的分享,对目前的研究具有很大启发,在场的学者纷纷表示受到了启发,达到了预期效果。
(由博士生游怡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