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4日,复旦大学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2010年度论坛在bet365在线体育投注
成功召开。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年度论坛每年于年底举行,已经经历了四年,是bet365在线体育投注
一年来在政策研究、学术研究方面优秀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bet365在线体育投注
资深学者与青年学者之间在经济热点问题上的一次头脑风暴与思想碰撞。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转型与发展:中国竞争力提升的动力”。华民教授、范剑勇教授、潘佳博士、陈学彬教授、张晖明教授、杨青副教授、汪立鑫副教授、石磊教授依次在会上发言。大家围绕中国的劳动收入、通货膨胀和产业升级等关键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上午阶段的会议由李婷博士主持,下午阶段的会议由孙立坚教授主持。
关于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治理问题,华民教授认为,只要中国经济还未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相对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更为可控。我们今天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通货膨胀,而是资产泡沫对实体经济所带来的危害。并且,为控制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政策上应变产业紧缩政策为产业刺激政策,鼓励企业家创业,回归固定利率,恢复利率平价,同时需要改革当前的税收体制,使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中解放出来。
在有关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话题中,范剑勇教授以“城市化方向与区域经济的调整”为题作了精彩的讲解。他认为当前大城市房价的高涨主要源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以及政府的耕地保护政策等因素,因此可认为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并不存在。并且,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方向应是着力于大中型城市发展。
潘佳博士就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问题进行了理论剖析,她指出,在有效分配社会资源方面,的确存在一种分配方式,可使得每个人都愿意真实地纰漏自己的真实信息,并且,集中分配可比个人独立生产的效果要好,这一机制可以较好地解释为什么中国现在的储蓄率那么高,这是因为中国没有一个好的金融市场可用来分散个人的消费风险,由于社会保障的缺失,社会个人只能预警性地提高储蓄率然后来满足今后可能会产生的消费需求。
陈学彬教授就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陈教授认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正处于金融危机之后的复苏期间,一些国家、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步伐较快,但是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复苏步伐相对较慢。发展中国家经济强劲复苏的同时,也往往遭遇通胀压力,而欧美发达国家仍然面临着新的债务危机问题。因此,2011年的世界经济将仍然是经济复苏与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并存的局面。
在下午会议上的四个主题发言中,各位与会专家学者继续围绕着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有关话题展开了激烈地对话与交流。作为上海市政府和国家决策机构的咨询专家,张晖明教授讨论了中国产业升级的问题,他首先指出了有关产业转型升级的7大认识误区,并认为,产业升级的本质应反映在经济主体对资源的掌握能力,进而资源的回报能力。在关于中国特定制度安排下的公司治理问题,杨青副教授认为,中国的公司成长较多地依赖于政府的政策,公司的经营绩效也取决于薪酬激励机制安排。就中国的国有控股和民营企业而言,前者的薪酬机制作用明显,然而董事会对于公司业绩却没有直接作用,后者的董事会不仅会非常严厉地监督CEO,同时它对本公司发展战略也发挥了直接作用。汪立鑫副教授在有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问题的主题发言中,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指出,中国进一步转型与发展需要主力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这需要以社会创新为核心,坚持向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同时扭转收入差距;二是关于制度调整,尤其是央地关系利益格局中政府目标的转变,后续改革应更多地围绕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来设定经济体制。
在“十字路口的中国”主题报告中,石磊教授指出了中国经济在转型与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两难困境问题,而诸多难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为获得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改进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协调城乡与地区之间的公共财政投入和发展速度等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上下午的主题发言结束后,各位专家回答了现场师生和媒体的提问,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作了进一步交流。
|